HONDA CRF1000L Africa Twin 1000km試騎印象

早在90年代末就已經風靡過的本田Africa Twin。將排氣量從750cc提昇到1000cc,引擎型式則是從V2的設計變成並列雙缸的型式。兩者雖然都是稱為Africa Twin,但重新登場的本車,可說是完全不一樣的產品了。

在2014米蘭車展初登場的HONDA CRF1000L Africa Twin,終於在2016年正式與世人見面。不過,對本田的Africa Twin新車迷來說,其實Africa Twin這樣的車款,早在90年代末(1996年~2003年)就已經風靡過當時的年輕人;現在的叔叔、伯伯了。只不過,在當時它的排氣量是750cc,而引擎的型式則是使用V2的設計。兩者雖然都是稱為Africa Twin,但重新登場的Africa Twin,可說是完全不一樣的產品了。

不過,對同樣是騎乘多功能車主的角度而言,我則是想瞭解這輛所謂的競爭對手,究竟能展現出什麼樣的不同?

此次的活動其實主要是來日本賞楓,全程超過1000km的路段,包括高速公路、蜿蜒的山路,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各種道路。因此,對一輛從未騎過的車輛來說,這樣的試乘條件應該是能夠有著深刻的體驗的。

初次的見面,本田的Africa Twin所給我的印象就是非常的瘦削。不過對習慣多功能車型的我來說,這樣的座椅高度其實並不是困擾。但非常輕巧的感覺,卻是一上車就讓我印象深刻。本田的Africa Twin共有三種版本,分別是基本型、ABS款,以及最高級的DTC版本。不過此次我所騎乘的並非最高級的DTC版本,所以如果你想看那些雙離合器什麼的使用心得,抱歉在本篇當中是不會存在的。

Africa Twin右視圖
Africa Twin左視圖
Africa Twin前視圖
充滿本田氣氛的車頭和LED大燈
方向燈為LED
大型的液晶儀表辨識性極佳
右把手總成,就是啟動/熄火、警示燈而已。
左把手總成,靠右邊的開關為輸出模式控制鈕。

不過,本田的Africa Twin給我更深刻的印象就是引擎。儘管它的排氣量只有1000cc,但不論是震動方面的表現(對於騎乘過其他都是兩缸的同級對手的筆者來說,這樣低震動的表現更是特別明顯。特別是本車還是使用並列雙缸的引擎型式。這個使用270度相位曲軸和雙平衡軸的引擎果然是不負本田的名氣。),或者是出力方面的性能,都讓我非常的刮目相看。

雖然最大出力為94hp(7500rpm),但騎起來完全不會覺得不滿。
最大扭力為98Nm(6000rpm),引擎的順暢與低震動,的確讓人驚訝。

當然,在最大出力的數據上自是無法與其它的對手相提並論(Africa Twin為94hp,BMW R1200GS為123hp)。但或許是拜其車體的輕量,整體的表現卻是完全不會讓你有力不從心的憾事。(有趣的是,其實在車重的比較上本車並沒有大幅勝出,但本田的Africa Twin就是給人特別輕盈的感覺。以R1200GS來看,其車重為238kg,而Africa Twin則為232kg。)不過,這個輕盈的感覺其實也見仁見智。因為在初接觸時,過於輕盈的表現反而讓我有一些些不安全的感覺!但這或許也是因為習慣了大鳥的手感所影響吧?

前輪為90/90-R21(可是竟然要內胎!), 310mm雙碟,對四幅卡。
後輪為150/70-R18(可是竟然要內胎!),256mm單碟,對二卡鉗。

在煞車的表現上也讓我感到滿意。到不是說它的煞車有多厲害或多強勁,而是連動式的煞車配置觸感相當的好。在此次的騎乘當中,單用前煞與單用後煞時(連動裝置會讓前煞也作用)最能感受出這之間的巨大差異。簡單來說,單用前煞時前傾的影響相當明顯。但單獨使用後煞車的話,一起做動的煞車反而讓你會習慣只用後煞車來控制。當然,如果是前後煞車一起使用的話,那就只有更強勁的力道展現出來。

同樣備有掛載行李的掛勾設計
雖然是大型的消音尾管,但依舊展現本田引擎的魅力
車架為半雙搖籃鋼管製

在懸吊方面,嚴格來說算是不錯的。但畢竟本身已經被BMW的電子調整避震所寵壞。所以對Africa Twin這樣的表現就不會覺得是個值得說嘴的地方。畢竟對一個按鈕就可以從軟到硬悉聽尊便的電子避震來和傳統的避震比較是一點意義都沒有。不過,若以BMW三段軟硬來比較的話,Africa Twin的設定大概是在大鳥懸吊的Normal段再偏硬一些。

Africa Twin的尾部設計

不滿的地方

這樣的座椅….在長途的行駛中其實不是很舒適

不過同樣的,對於同是騎乘多功能車主的角度來說,本田的Africa Twin在前擋風鏡和座位,以及腳踏這些細節的部份則是有待加強。而且是要很加強!以前擋風鏡來說,BMW的大鳥從來不會讓小蟲成為安全帽鏡片上的乾屍。然而Africa Twin的前擋風鏡不但過小,無法調整角度的設計也是讓騎乘Africa Twin時跟其他整流效果一般的機種一樣;要不斷的擦拭安全帽鏡片上的蟲屍!這….實在是讓已經被寵壞的GS車主所無法接受的啊!

就身為一個多功能車主的使用心得來說,風鏡太小,失敗!

再來,既然是身為挑戰者,那麼長途騎乘的舒適性應該是在考慮的範圍之內吧?雖說BMW的大鳥有電子調整的避震器來加強,但撇開這層關係不說,Africa Twin的座位竟然在我第一趟的200km行駛中就讓我感到不適,這也就太讓人感到誇張了。雖然Africa Twin或可說是設計理念的不同(座椅型偏向標準越野車那種細長的模樣),但會騎這種多功能車的騎士,絕大部份都是以長途行駛為優先考慮吧?如果Africa Twin的設定就是針對會拿去跳、去飛的騎士那還情有可原,但真是這樣的話那市場也太小了啊!另外,在腳踏的部份同樣是因為太小的關係讓人感到不舒服(以同級對手而言),短途的行駛中或許感覺不出來。但只要長途的行駛,就會感受到這之間的差異(以BMW的鳥車和Africa Twin來比較)。

CRF1000L所代表的也許是現在的大叔年輕時的夢想吧

另外,Africa Twin竟然是使用有內胎的設計也是讓我感到匪夷所思。當然,有內胎、無內胎各有設計上的考慮。但以現今的技術和使用者的立場來說,這點實在是讓人感到擔心的啊!

雖然本人對AfricaTwin的細部有所埋怨,但對本田車迷來說,有這翅膀就夠了。

總體說來,或許Africa Twin所強調的就是越野的特性以及曾經在巴黎達卡的光榮過去。不過坦白說,如果騎士要的是更狂的野性又能兼具長途騎乘的功能,那KTM的車種恐怕又是個強悍的競爭對手!再者,畢竟現在會使用多功能機種的騎士,其實大部份都是在鋪裝的路面上騎乘。此外,考慮到裝上行李之後的行駛能力,Africa Twin這樣單薄的身驅,其實是頗讓人擔心的。但話說回來,或許本田自己知道這樣的情形,而與其去和其他已經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廠商直接對幹,反向操作的設定或許正是他們的想法吧?

 

 

HONDA CRF1000L Africa Twin規格表

引擎型式:水冷四行程並列雙缸SOHC 4閥

內徑/行程:92/75.1mm

總排氣量:998cc

最大出力:94hp/7500rpm

最大扭力:98Nm/6000rpm

變速方式:往復六檔

傳動方式:鍊條

車架型式:半雙搖籃鋼管製

車體尺寸;長寬高2335/930/1475mm

軸距:1575mm

座高:870/850mm

前輪尺寸:90/90-R21

後輪尺寸:150/70-R18

前煞車:310mm雙碟+對向四活塞幅射卡鉗

後煞車:256mm單碟+對向雙活塞卡鉗

燃油箱容量:18.8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