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特色 新手之路:Part1

新手之路:Part1

騎車的樂趣只有跨上摩托車才能深刻的體會到。在每一次的檔位變化,每一次的彎道進出,隨著引擎轉速的上升或下降,迎著風的自由,探索未知之路的喜悅,都是騎車才有辦法領略到的。

各種基本操作

騎車的樂趣只有跨上摩托車才能深刻的體會到。在每一次的檔位變化,每一次的彎道進出,隨著引擎轉速的上升或下降,迎著風的自由,探索未知之路的喜悅,都是騎車才有辦法領略到的。然而,由於自動變速的普及,使用CVT的速克達機種幾乎是現代機車使用者的首選。因此,在想要進入需要換檔的摩托車世界時,才發現騎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就算你已經會騎車了(速克達),對剛接觸到檔車的人而言,離合器的操作絕對是最困擾的地方。動輒熄火的窘態,甚至是暴衝的恐怖經驗,可說都是心理上的莫大壓力。

新手在一開始最困擾的地方都是在離合器與油門之間的配合問題。顧到離合器卻忘了油門的配合,結果就是熄火。顧到了油門,卻忘了適時的放開離合器(或放太快),結果不是原地空摧就是突然暴衝。

然而在這個部份是誰都幫不了你的。唯有自己多加反覆的練習,直到熟稔離合器與油門兩者的配合才有辦法解決。

換檔

檔位的存在是為了讓引擎的出力轉化成適當的扭力與馬力,讓車子可以在起步、加速,爬坡等這些需要不同出力的地方展現出來。但新手常常會擔心的,卻是什麼時候該換檔?或該在什麼轉速換檔這些枝節上。

其實,哪個時候該換檔,該在什麼轉速下換檔,應該視當時的條件來決定。例如說,起步之後,如果一路都是大直路又沒紅燈,當然是一路從一檔、二檔、三檔一直到最終檔。但如果是行經上坡路,可能在三檔或四檔就不會再換檔了。因為就算你換了更高的檔位,也會在爬不動的狀態下退回檔位。

對於新手來說,退檔又是另一個困擾的地方。因為一個操作不當,可能就會造成後輪瞬間因為鎖死而發出尖叫聲,或是因為轟轟的引擎聲讓人擔心是不是會對車子造成什麼損壞!但其實同樣的,只要知道原理並多加操作,很快就能夠運用自如。

進、退檔的進階篇

學會了如何控制離合器與油門之間的配合後,上路對新手來說已經不再困難。從一檔換到最後一檔也非常簡單。不過這時候一定會發現自己與老手之間好像有些什麼地方不太一樣。或是聽到別人說,有更快的換檔方式。那麼,該如何漂亮的進、退檔呢?

事實上,在進口的高階摩托車中,就有著這樣的電子裝置,也就是所謂的快排。當摩托車有著這種電子裝置時,騎士可以完全不用考慮離合器拉桿與變速桿之間的關聯。想要變化檔位,直接將變速桿變更位置即可。如此一來,完全銜接的出力表現,自然讓摩托車的加速更為線性。

反觀新手的換檔方式,從一檔的起步放開離合器拉桿後,要換二檔前,一定是再度將離合器拉桿拉起,換到二檔,再放開離合器,如此一直重複。也就在這樣的充分切換當中,感覺摩托車出力的表現就像是在山頭與山谷那樣的來來回回,無法像老手那樣直上雲霄般的線性輸出。然而,騎的車明明都是一樣的,也沒有加裝快排裝置,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當離合器拉桿拉起時,引擎的出力與後輪的關係就被切斷了。雖然我們就是在這個短暫的時間裡做換檔的動作。但如果能夠不要完全切斷引擎與後輪的關聯,是不是會好一點?還不會這樣操作的新手所擔心的是這樣會不會傷害到車子(當然,操作不當的話確實是會讓變速箱裡面傳來很恐怖的機械噪音),但只要掌握確實,這種技巧可說是每個騎士都應該要會的。

煞車

對習慣了煞車都在用雙手控制的檔車新手來說,常常會不自覺的就把離合器拉桿當成了煞車拉桿操作。亦或是因為還不習慣用腳控制後煞車的力道,往往一踩就會讓後輪煞車過劇而造成後輪鎖死發出尖叫聲。那麼,檔車的煞車該怎麼控制呢?我們就從新手常見的問題來一一說明。

前煞車該用幾根指頭?要不要一直放在煞車拉桿上?

由於煞車系統裡有油壓碟盤與鋼索鼓式兩種,因此,新手在不熟悉這兩種力量的表現時,應該先認識這兩種的差異。在曉得這兩種力道的不同表現後,自然知道要用幾根指頭來控制。另外,有的人力氣大,可能一根指頭就可以輕鬆控制。但有的人就是力氣小,非得要兩根、或三隻指頭才有辦法確實施力。所以用幾隻指頭去控制是沒有絕對的。那麼,有必要一直把手指放在拉桿上嗎?贊成的人會說,路上狀況那麼多,隨時保持煞車作動是必要的。當然這樣的說法也是有其道理。但如果以握住圓管握把的雙手來說,確實的用五隻手指握住,與用四根或三根指頭握住的控制性是完全不同的。當然,如果你正處於需要頻繁煞車的狀況下,將手指搭在煞車拉桿上當然是無可厚非。但如果不是,其實以五根指頭確實的握住龍頭是比較好的。再者,如果習慣將手(或腳)放在煞車桿上,也有可能不自覺的就對煞車施力(特別在後煞踏板這邊),這點是要特別加以注意的。

怎樣正確的施力?該以前煞車為主還是後煞車為主?

對許多新手來說,應該以前煞車為主或是後煞車為主,以及如何正確的施力,絕對是一門讓人頭痛的問題。就如何施力來說,雖然腳踏的後煞車往往會讓新手有著不知如何是好的拿捏,但其實前煞的控制往往更讓人忽略。對許多人來說,前煞?把前煞車拉桿用力壓下就有煞車啦。對於掣動力強大的油壓碟式煞車來說,如果你會的只是用力的壓下拉桿,那麼你可能在許多觀念上有必要充實一下。

大力的拉下煞車拉桿固然可以獲得煞車的性能,但其實這種粗糙的操作無法完全將煞車的性能徹底表現出來。這是因為現代的摩托車幾乎都是使用油壓叉管的前懸吊結構。當你以這種粗糙的操作手法來使用煞車時,常常會讓叉管的動作反應不及而造成生硬的表現。其結果就是造成車輛重心瞬間移動、前輪發出尖叫等一連串的不良後果。由於油壓煞車可以用非常精準的力道控制,因此如果施力的方式是以細膩的方式控制,那麼不但可以完全發揮煞車的性能,更能夠確保摩托車的安定。

在腳煞車的部份,由於腳部的控制性不如手指可以那麼細緻的控制,因此切記不要動輒以大腳踩下的方式去使用後煞車。新手應試著在允許的安全路況下去體驗,以不同施力的方式去感受後煞所帶來的觸感與影響。多加練習自然可找出適當的出力觸感。

對於該以前煞車為主還是後煞車為主這個議題,最常聽到的,就是一定會有人說;就前七後三呀!或是;我只用前煞車的,後煞不是那麼重要的。各式各樣的說法,真的是會讓人莫衷一是。然而,騎車的竅門其實就是活用。絕對沒有哪個說法是絕對的。

以所謂的前七後三來說,基本上是基於以前煞為主的一種概略說法。這不能說不對,但這絕對是以乾燥且良好的路面狀況為前提。因此,如果是在完全不同的狀況,像是濕滑、不良的路況,那麼這樣的施力可能就會造成危險了。

但基本上,摩托車的煞車操作確實是以前煞為主。這是因為當摩托車從運動狀態減速時,車輛重心會自然的往前方移動。而前輪在這樣的狀況下,自然有強勁的荷重存在,因此煞車的性能自然能夠充分展現。

相對的,當重心都集中在前輪時,後輪的荷重一定比前輪少,因此就算你對後煞車施力,也會因為後輪的荷重不足而造成煞車能力低下。而當你企圖以施加更多的力量來獲得煞車能力時,反而因為過份施力造成後輪鎖死。

簡單來說,在良好且乾燥的路況時,一定是以前煞為主、後煞為輔的控制方式。至於是前六後四,前七後三,甚至是前九後一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如果是在雨天濕滑的路況,甚至是充滿砂石泥濘的不良路段,前後煞車施力的比例就要完全相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