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起國內速克達水冷風潮的重要角色,同時也是少數以跑旅自居的速克達車款,YAMAHA SMAX甫推出以來就受到注重形像、舒適性騎士的青睞,為了帶給騎士更優異的安全性,這次改款導入與進口重機(MT-09)同級的ADVICS第三代ABS系統(ABS版),全車系也同步改為更帥氣的全LED大燈,加入了便利的DC 12V電源供應,並提供 ABS版、精裝版 共五種車色選擇,就讓我們來實際感受新款SMAX ABS悠遊城市的樂趣。

延伸導讀:SMAX ABS 城市輕旅行,讓你每一秒都精彩

SMAX主要特色:
分為兩種版本:ABS版、精裝版
ADVICS第三代ABS系統(與TMAX相同) #1
全新設計LED大燈(與MT-09相同魚眼)
新增DC 12V供電插座(附防水蓋設計)
MAXXIS R1N(與SMAX新車共同開發)
P.S. #1為ABS版獨有規格

多視圖

身為全球性企業的二輪大廠YAMAHA,透過日本母廠的技術與資源,讓SMAX ABS也能享有進口重機的科技,改款後全車系皆標配全LED頭燈,配備全時點燈的功能,還具有LED導光條定位燈,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而ABS版的三種車色,還多了金屬色澤的燈內飾框,頗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近燈為中央的反射式LED燈具,遠燈則是兩側投射式LED魚眼燈具,值得一提的是,新款SMAX的遠燈直接與進口的MT-09共用規格,不僅好看還多了一份尊榮感。

遠燈模組直接與MT-09共用

LED大燈-漆黑暗巷照明測試 焦段24mm、快門1/5秒、光圈f/4、ISO 1000
YAMAHA早在1991年就推出第一台ABS車款,目前已累積了26年的經驗,並且演進到日本ADVICS最新第三代ABS技術;有趣的是,這套系統與新款MT-09、TMAX530等級相同。前煞車採用Φ267mm固定碟盤、雙活塞浮動卡鉗,後輪則是Φ245mm固定碟盤、單活塞浮動卡鉗,照片中的ABS版搭載ADVICS第三代雙迴路防鎖死煞車系統,在前/後碟盤都可以看到輪速感應器。

前煞車為 Φ267mm固定碟盤、雙活塞浮動卡鉗
後煞車為 Φ245mm固定碟盤、單活塞浮動卡鉗

因應ABS在急煞或濕滑路面的輔助,這次YAMAHA與輪胎大廠MAXXIS共同開發,並在新車上直接標配專屬的R1N性能胎,不僅抓地力與支撐性有所提升,在縮短煞車距離方面也有所幫助。懸吊規格方面,前方為33mm潛望式正叉、採用單三角台的構造,後懸吊為中置單槍後避震,因為採用類水平擺放的做動方式,在吸震處理上會有不同的感受。

前輪升級為共同開發的MAXXIS R1N
類水平擺放的中置單槍後避震

155 cm3水冷單缸引擎這次也獲得提升,排放標準從五期進化到六期法規,並且加入OBD II車用診斷端子,讓騎士或車行可以更快得知車輛的狀況;引擎採用16位元ECU系統,能依照路況及車輛引擎負荷自動調整引擎點火角度及噴油量,其他還包含了區軸平衡器、鍛造活塞、滾子搖臂、高揚程凸輪,降低震動與運轉阻力,並且搭配側置式散熱水箱達到更好的動力輸出。

水冷引擎擁有較好的散熱效果與穩定性

液晶+指針混合式具有背光功能,在白天或夜間都有不錯的辨識度,碩大的時速顯示與中央指針轉速錶,更是勾起性能迷的腎上腺素,這次ABS版本的儀錶還增加了ABS指示燈,讓騎士能隨時知道車子的各項狀態。兩側開關與一般車款並無太大差異,但改為全時點燈設計之後,原廠也將大燈開關給拿掉,其實SMAX的開關設計並沒有任何問題,但筆者認為以SMAX的車身格局,若可以加入引擎熄火開關,對於騎士來說會更加便利。
7合1 龍頭鎖+磁石防盜功能的中控鎖,結合了油箱、坐墊的開啟功能,這次新改款也加入了DC 12V供電系統(附防水蓋),騎士可以自行購買USB充電器、或是小功率的車用電子用品來搭配使用。SMAX也設有前置彈出式油箱蓋與隱藏式鋁合金掛勾。

DC 12V電源插座讓出外充電更便利
前置彈出式油箱蓋、隱藏式鋁合金掛勾

坐墊前端收窄讓雙腳更容易踏到地面,白色的車縫線與滾邊也讓質感提升,白牌速克達少見的腰靠設計依然保留著,在騎乘時會提供較好的支撐性,坐墊下方的置物空間並沒有因為加入ABS而縮小,常度超過60公分、容量達32公升的車廂,放入全罩式安全帽還綽綽有餘。

超大車箱長度超過60公分 容積達大32公升

以筆者175公分的身高穿上靴子,剛好可以雙腳平貼地面,但筆者刻意將臀部坐到較後方的位置,一般人停紅燈會坐的稍微往前一些,所以只要臀部往前坐一些,即使身高低於170公分還是可以雙腳貼地;SMAX平整的腳踏板與傾斜的休息踏板也讓騎乘更加舒適,彈出式乘客腳踏當然也沒有缺席。

身高175公分雙腳可平貼地面(刻意往後坐)
舒適的腳踏空間
彈出式乘客腳踏

騎乘心得:

定位為旗艦跑旅的SMAX ABS,擁有舒適的椅墊與平整腳踏空間,以一般消費者的角度而言,我們並不會每天都騎著它去旅遊;做為一台白牌速克達,最廣泛的還是平常在市區通勤用途,所以在市區的加速、靈活性表現就顯得相當重要,所以第一階筆者騎著SMAX ABS行駛平常通勤路線,體驗在繁忙的市區路況會有什麼感受。

SMAX的體型較多數小綿羊來的壯碩,軸距比CYGNUS X多了10公分,因為車架、引擎完全不相同,乾重也有接近140公斤的水準,若沒實際騎過一定會認為這台車很笨重。實際在市區騎乘的過程裡,SMAX確實給人一種很”穩”的感受,較長的軸距與後方的單槍避震,在台北市坑坑疤疤的路況感受良好,但由於筆者的體重較輕(60kg),在市區道路還是有原廠懸吊略硬的感受,對於體型較壯碩或是雙載的騎士應該會較為剛好。

在都會區常用的時速範圍(0-70km/h)當中,SMAX最初的起步較為溫和,但過了30km/h加速就會變的非常流暢,油門不用給太多就能有不錯的速度感,而市區迴轉的表現更是讓我驚訝,軸距較長的SMAX迴轉半徑僅需2公尺,就算低速使用大傾角依然讓人很安心,以市區通勤來說SAMX並沒有遜於同級隊手的地方。

唯一要注意的可能是停車方面的細節,兩公尺長的車身在市區停車格沒有太大的問題,但車重將近140公斤,牽車時就需要多出點力量,好在SMAX寬手把與低車身重心的特性,稍為練習一下就可以駕輕就熟,如果是牽習慣200公斤以上大型重機的騎士,這區區140公斤根本不算是個負擔。

換上MAXXIS R1N性能胎的SMAX ABS當然不能錯過山路的表現,相較於其他155cm3以下的速克達來說,SMAX的加速雖然稱不上”狂暴”,但絕對能用游刃有餘來解釋,特別是在上坡路段更是125車款難以比擬的,面對山路綿延不絕的彎角,剛才的低重心、較硬的懸吊就會發揮優勢,搭配上新胎R1N良好的抓地力,即便在使用原廠懸吊的狀態下,仍然可以享受彎道帶來的樂趣,沒有讓人不安的晃動出現;對於有雙載需求或時常騎車出遊的騎士,SMAX的動力與舒適性都是一時之選,對預算充足的買家確實是質得入手的選項。

 

除了實車評測,也來看看利用停格動畫所拍攝的SMAX城市輕旅行,讓你每秒都能看見精彩。

產品規格表

車款名稱 SMAX(前代) SMAX精裝版 SMAX ABS版
排氣量 155 cm3 155 cm3 155 cm3
環保法規 五期 六期 六期
引擎型式 4V SOHC 水冷單汽缸噴設引擎、鋁合金電鍍陶瓷汽缸
前煞車 Φ267mm固定碟盤、雙活塞浮動卡鉗 ADVICS第三代ABS
後煞車 Φ245mm固定碟盤、單活塞浮動卡鉗 ADVICS第三代ABS
前避震 33mm潛望式正叉
後避震 中置單槍後避震
燈具 鹵素大燈 全LED大燈、定位燈、尾燈
儀錶板 液晶顯示儀錶板 + 指針轉速錶 ABS燈號
主開關 7合1 龍頭鎖+磁石鎖
乾燥重量 138 kg 138 kg 140 kg
軸距 1405 mm
長x寬x高 2030 x 715 x 1115 mm
輪胎(前) 120 / 70 – 13 M/C 53P
輪胎(後) 130 / 70 – 13 M/C 57P
輪胎型號 KENDA K703 MAXXIS R1N(鋁合金輪框)

Facebook留言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