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座 Hardtail、三角形鋼管後搖臂、捨棄所有無關緊要的零件,這,就是 Bobber。源自30年代的美國,當時美軍的摩托車技師為降低造車成本而精簡車身零件,後來卻演變成獨樹一格的手工車改裝風格,並傳承至今。
結合了英國人對車身細節的專注與美式手工車的粗獷風格,Bobber Black 是一輛粗獷、狂野,卻將細節呈現發揮的淋漓盡致的車。在粗獷的外表下,其實 Bobber Black 還是輛新穎、先進的現代摩托車。搭載 1200c.c 直列雙缸水冷引擎、電子噴射系統,更具備定速巡航、循跡防滑、ABS 防鎖死煞車及兩種動力模式選擇等先進科技,成為經典融合現代的完美演繹。
本次發表的 Bonneville Bobber Black 售價為 $828,000,更推出限量 30 輛的優惠價格 $798,000。同時,Triumph 針對旗下車種也推出 0 頭款、0 利率的優惠方案,有興趣的車友們還不快到展間詢問!
自 2003 年由安東貿易代理,Triumph 進入台灣市場也已 15 年。為提高市佔並服務更多凱旋車主,Triumph Taiwan 計畫將在台北、台中、高雄設立 Triumph World 凱旋世界,相信日後將能看到更多帥氣的 Triumph 在路上奔馳。
車身細節
Bonneville Bobber Black 提供消光黑與亮光黑兩種車色。
長軸距的車身與全黑的用色創造霸氣的視覺效果。
端子後照鏡使車頭造型更加簡潔。
極具特色的頭燈燈具,外圍採用環狀日行燈,Logo 上方是近燈、下方則是遠燈。特別的是,為凸顯精心設計的環狀日行燈,近燈是可以隨意關閉的。
Bobber Black 的一大亮點就是這對 47mm 的粗壯前叉,取代一般 Bobber 配置的 41mm 前叉,相信除了更霸氣的視覺效果外,支撐性必定也更好!
前輪配置雙邊 Brembo 單向雙活塞卡鉗與 310mm 碟盤,煞車性能也更勝於一般 Bobber。
前輪換上了 130/90 B16 尺寸的高扁平比輪胎,車前外觀更厚實,也更有手工車的味道。
簡約但資訊多元的儀表,除了時速、檔位、騎乘模式外,還可選擇顯示轉速、時間、里程等資訊。
左側手把控制遠近燈、螢幕資訊、方向燈、喇叭及定速巡航。定速巡航功能需在 3 檔以上,時速 50~160 km/h 時才能使用。
右把手則是啟動鈕、模式切換 (道路及雨天) 及警示燈開關。
大量外露的機械部件創造粗獷的視覺效果,而自缸頭直接向後延伸的排氣管經過黑色粉體塗層處理,帥氣十足。雖然是水冷引擎,但為營造更加經典的外觀而加入了散熱鰭片。
1200cc 並列雙缸引擎,可輸出 77ps 最大馬力與 106Nm 最大扭力。
位於油箱右下側的鎖頭。
雖然採用電子噴射系統,但仍保留化油器的外型元素。而魔鬼藏在細節中,若沒仔細看還未必會發現外蓋上的刻字。
設於引擎旁可直接轉開蓋子觀察水位的副水箱。
Bobber 獨特的復古單人坐墊,坐墊還可依騎士身材與需求前後調整,十分貼心。
為展現 Hardtail 硬尾外觀而將後避震藏於坐墊下,預載可調的後避震搭配多連桿支撐性與舒適性兼具!
Bobber 的另一外觀要素 - 三角形鋼管後搖臂。
後輪煞車配置單活塞浮動卡鉗與 255mm 碟盤,雖然是採用碟煞但外觀上仍融入了穀式煞車的視覺效果。
經典的單橢圓煞車燈與雙圓方向燈。
延伸導讀:美麗狂野 2017 TRIUMPH BONNEVILLE BOBBER台灣開箱